我叫王海艳,来自安徽省利辛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放弃学业没能上大学,一直是我的遗憾。
2009 年,我到松江打工。看着城市里热闹的样子和快节奏的发展,我暗下决心要好好干,靠自己改变生活。可真正工作起来才发现,没文化、没文凭的难处 —— 有时候遇到需要知识才能解决的事,总觉得 “书到用时方恨少”;好几次有不错的工作机会,都因为没有大学文凭错过了,心里不是滋味。
后来一次和邻居聊天,听说他正在松江开放大学读大专,我一下子来了兴趣。跟他打听才知道,开放大学的学习方式很灵活,就算在家带孩子也能学。在他的推荐下,2019 年 3 月,我报名成为了松江开放大学会计专科的学生,踏上了求学路。
开放大学的学习模式很适合我。我平时要做家务、带孩子,就边做家务边听线上课,还把学习目标拆成一个个小任务,慢慢完成。学习时我会自己规划时间,尽量用好学校给的学习资料,不把任务堆到一起;遇到不懂的,就主动问老师和同学,学完一段还会回头看看哪里没掌握好。
那些日子,每天晚上哄睡孩子后,我都会坐在电脑前学习。学习过程中,我和同学处得也不错,还收获了友情。我的学习劲头也影响到了丈夫张杰,在我的鼓励下,他报了松江开放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我们成了“校友”。从那天起,每天晚饭过后,家里就成了学习的小课堂—— 我、张杰和孩子各拿各的书,安安静静地学,碰到不会的题,我们就一起讨论,一家人一起学习的感觉很踏实。
大专毕业,我接着报了会计本科。可想到,意外来了—— 张杰出了严重的车祸。那段时间我慌了神,张杰在 ICU 住了六个多月,前四个月还一直用着呼吸机,人虽然救回来了,却落下了一级伤残。他昏迷的时候,别说上课、写作业,连醒过来都难。
张杰连续两周没去上课,作业没交,班级群里的消息也不回复,他的班长王亮察觉到不对劲,发私信询问后又打电话,我拿着张杰的手机接听了电话,跟他说了情况,王亮说会马上跟辅导员汇报,让我有需要就跟他说。
接着,辅导员李老师也打了电话来,详细问了张杰的病情和家里的经济情况,还说:“你们俩都是学校的学生,现在遇到难处,学校肯定会关心,我先跟学校汇报一下。”
很快,李老师就传来了消息,虽然助学金申请的时间节点已经截止,但由于我们的特殊情况,学校特地为我们申请了特困助学金,减免了学费。校学生会在全校发起了募捐,同学们在微信转账时,附上的一句句暖心的留言,让我在医院陪护丈夫的寒夜里,心里始终揣着一团暖。那些朴实的字句,和转账金额一起,成了我撑下去的底气—— 原来不是我一个人在扛,还有这么多素未谋面的同学关心我。
2024 年 1 月,我顺利完成了会计本科的学业,总算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但我内心仍有缺憾——没有拿到学士学位。于是,我又马上报读了第二本科——24春市场营销专业。现在,我在认真学习专业课,每天背单词打卡,希望毕业时,能够如愿以偿穿上学士服,戴上学士帽。
在我的影响下,我妹妹、妹夫、侄女还有几个朋友,也都来松江开大读书了。我妹妹从中专读到大专,今年 9 月也报了市场营销本科,继续深造。
回想在开大的这些年,我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圆了大学梦,更重要的是,松江开大在我遇到困难感到迷茫时给予我温暖。开大“一切为了学习者,为了一切学习者”的理念,不是说说而已 —— 不管是王亮班长的帮忙、辅导员李老师、安老师的关心,还有学校的各种关怀和同学们的鼓励,这些都是我坚持的重要动力。
这些年学习,我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也得到了成长。时间慢慢过去,但我心里的感激一直没变。谢谢松江开放大学一路陪着我,给了我力量。现在的我,也想尽力帮别人,回馈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