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堂:松江开大以“红色地标”赋能立德树人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09-26浏览次数:10文章来源:上海松江开放大学

思政课不仅要在教室里讲,更要在行走中悟。9月17日下午,上海松江开放大学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及开放教育专职教师走进松江叶榭镇,以行走的思政课创新形式开展教研暨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红色地标现场教学与深度研讨,探索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新范式。

 

在素有松江红村美誉的堰泾村,党员教师们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在叶榭地下党支部旧址前驻足凝思。这片5.1平方公里的土地曾走出24位早期共产党员,松江首位党员侯绍裘在此点燃的革命火种,如今化作红色堰泾党建文化长廊中跃动的展板。图文并茂的展板串联起地下党员的奋斗史诗,配合沉浸式场景复原,让百年前的峥嵘岁月焕发新生。

 

毗邻而立的幸福老人村则展现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作为沪郊养老模式创新典范,这里通过党建+养老模式构建起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情的互助养老体系。红色长廊与幸福村落的时空对话,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幸福之旅的深刻内涵——既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更是对新时代发展成就的礼赞。

 


在随后的研讨环节,第二党支部书记王学斌以铭记九一八,勿忘国耻为题展开专题宣讲,思政教师舒瑶、白俊路则结合大思政课建设实践,分享了将当地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科研成果的创新探索。

 

此次创新实践不仅为思政教育提供了鲜活样本,更彰显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使命担当。通过此次活动,广大党员、教师感悟到,思政教育如何避免同质化,就是要充分挖掘当地独具特色的优质资源,将地域文化转化为价值载体,将生活场景转化为教学现场,真正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