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文化传承及科学创新社区学习坊调研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22-11-21浏览次数:0文章来源:上海松江开放大学

2022年11月17日下午,上海市民文化传承及科学创新社区学习坊调研会在上海松江开放大学顺利召开。特邀上海申创教育发展中心理事长瞿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际创意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建立、学习坊项目顾问姚建兰和学习坊项目主管夏赠斐参加会议。松江区教育局职成教科科长张峰、上海松江开放大学校长周明、上海松江开放大学副校长陆逸、松江区永丰街道社区学校校长胡刚、松江区洞泾镇社区学校校长沈强妹以及相关负责教师共同与会。会议由陆逸副校长主持。

《上海市终身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在“提升社区教育服务能级”和“提高社区教育服务质量”中提到“新建一批市民科学创新社区学习坊”。明确了社区学习坊的建设是促进社区教育、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瞿斌理事长指出学习坊旨在引导市民的学习和思考,以提升市民高层次的文化素养。姚建兰顾问从事学习坊的工作已有多年,她深有感触地说道:“学习坊有两个关键词:‘文化’和‘科技’,如何联合高校资源、整合‘碎片化’资源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话题,希望市民通过学习坊的深度学习,以获得学习的幸福感和价值认同感。”

张科长在聆听了项目简介和汇报后,对学习坊目前的建设情况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学习坊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是在边探索边实践中,目前小有成果。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进一步明确社区学习坊与社区学习点的区别,两者之间的界定要清晰明确,在操作层面上一定要把握好,防止泛化。而且松江学习坊的建设要充分利用好松江的天然优势。

陆逸副校长也提到学习坊的建设是一个“点”到“坊”的概念的深入,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让市民体验科技,也要学习科技,让科技真正贴近市民的日常生活。松江有大学城这个优势,学习坊课程的建设有了高校的加持,更有利于打造出满足市民高品质生活的优质课程。

周明校长总结,提出学习坊的建设除了抓住“文化”和“科技”外,在落实项目时还要做到四点“融合”,即文化传承与科学创新的融合、历史与现实的融合、高校资源与社区教育的融合以及项目与区域特地的融合。学习坊的建设既要接地气又要上层次,要重点挖掘地方特色、整合资源,通过有效的融合,让项目真正落地。所以今天既是一次调研会,也是一次工作推进会。

此次调研会,一方面有社区学习坊建设方面的专家学者,另一方面也有区级教育局、学院领导的统筹领导,还有两所街镇社区学校先行先试的交流分享,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会和交流会。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将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将文化、科创、高校相结合,打造有别于“学习点”的“学习坊”概念,让市民可以做到“马上学、近处学、处处学”的学习状态,把握“主题化、社会化、系统化”特征,为创建上海市民文化传承及科学创新社区不断努力,进一步完善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

微信图片_20221121102516.jpg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