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再成长,“双元”探索新里程

发布时间:2021-11-07浏览次数:0文章来源:上海松江开放大学

10月31日,上海松江开放大学与伟本智能机电有限公司举办了2021年度校企合作项目结业典礼。本着高质量培养松江先进制造业适用适需人才的共同目标,由松江区职教集团牵头搭建平台,上海松江开放大学和伟本智能机电有限公司以终为始,精心策划并组织实施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培训校企合作项目。

作为结业典礼的主办方,上海松江开放大学校长周明表示,今后,松江开大要持续推进务实合作,更加关注双方的共同价值和利益关切,将更适用的培训内容提炼开发为开放教育的专业课程,深入生产一线、行业前沿,一点突破,多领域合作。在现有的合作基础上,未来还将开展产教融合的新探索,进一步推动课程认证、学分互认、“1+X”证书,实现专业课程对接学历教育,进而推进上海特色“双元制”职工继续教育模式。

在结业典礼上,伟本智能董事长彭荣认为,学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实践基地、项目合作、人才培养、职工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更多的继续教育人才的流动,同时借助行业经验优势,为开大学员提供不同的实训平台,提升实践能力,学以致用,并且盘活了现有富余的职工人力资源,使得他们接受再教育,丰富并提高了他们参与社会竞争的技能。

本次培训面向成人继续教育学员,学员均来自上海松江开放大学机电一体化及机器人专业的学生,是岗位外再成长与学历继续教育融合的一次全新尝试。培训时间从6月6日开始,至9月12日结束,共组织了10期课程,200多人次参与了培训,并有一位学员通过学习入职,成为伟本智能制造的正式员工。开放学员不同与高校与职业院校的学员,大部分是在职员工,很多只有单休,他们放弃了唯一的休息时间,参与培训,是因为对机器人培训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也看好未来机器人应用市场的庞大前景。在结业典礼上一些学员谈到自己所在的公司也有智能机器人,虽然有一定的接触,但也只是机器人的表面轮廓,通过参与松开与伟本的校企合作培训以后,对机器人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收获非常大。

本次培训实践部分的主讲教师均来自企业一线的工程师,他们在机械、电气、编程等模块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员们的疑惑都可以在他们那里得到满意的答案。在结业典礼上,参与培训的企业导师纷纷表示通过参与教学和培训材料的编制,切实地提升了他们理论水平,是对平时实践工作的一次很好的总结,而且能够把这么多年来的经验进行输出是一件很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

在结业典礼上,上海松江开放大学学历教育部对本次校企合作开展了全面的回顾。“工业机器人应用”培训项目,内容丰富多样、参与群体覆盖面广、学习支持服务贴心细致,获得了广大学员的好评。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四个方面:第一,学校和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部门协作合力推进。在合作之初,松江开大校长周明和伟本公司董事长彭荣都亲自参加校企合作基地揭牌仪式和开班典礼并做了重要讲话。第二,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培训内容丰富实用。在规划培训内容时,学校委派专业教师梁晓琦和吴治国与伟本机器人段荣久等工程师共同选定了培训内容和教学计划,使得培训内容精准结对学员实际需求。第三,考核形式丰富多样,有效检验学习效果。本次培训的考核方式较为多样,不仅有传统的学习考核,还安排了竞赛考核。学习考核是根据考试成绩、上课表现、作业分数以及出勤率综合评分,按照综评排名评出优秀学员。在竞赛的对象上也有扩大,参赛学员不仅来自开大参与培训的学员,还邀请了伟本的一线工程师与上海立达学院的同学共同参与。在赛制上也有创新,由学员和公司工程师根据抽签进行组队,协作比赛,通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了等第奖。第四,开设论坛,积极研讨谋划未来。9月29日,松开第二期“师者说”学术沙龙在伟本智能举行,大家围绕松江开大与伟本智能的合作实践进行了交流研讨,畅谈了自己的切身体会及取得的收获,总结提炼了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可复制、可供借鉴推广的经验。大家还就下一步如何深入开展合作,交流了新的思考和设想,为促进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加速新工科人才的培育,精准服务g60科创走廊,赋能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而努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