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担当 甘于奉献

发布时间:2021-03-01浏览次数:0文章来源:上海松江开放大学

勇于担当 甘于奉献

------区医疗专班志愿者、艺术系李瑾老师为全校教工做宣讲

2020年我很荣幸和众多党员一起加入到抗击疫情的志愿者队伍中,参与多项抗击新冠一线工作。在这段工作时间里,志愿者们凝心聚力、甘于奉献的勇气和精神,给我了很大触动,我想借这次机会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所见、所感。

上海作为超大城市,不仅要防大规模流动的国内人口,又要防境外输入,即使是在疫情最紧迫的时间里,上海的境外航班也没有关闭。2020年上海口岸进境航班4.7万架次、进境人员190万人次,分别占全国空港口岸的33.6%和27.9%,上海各项措施稳稳落到实处,强化人、物同防,注重科学精准防控,严格落实全流程闭环式管理,牢牢守住国门。为全面做好本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根据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文件要求开展工作,松江区医疗专班于2020年1月23日成立,共有13个人,进行着高强度的防疫工作,我很荣幸是其中的一员。

01.jpg

一、工作内容

1.隔离场所日常管理

加强出入口管理,确保24小时值守,杜绝人员“跑漏”。对有基础疾病的隔离人员,做好信息备注,及时列入重点关注对象。特别是有精神病、抑郁症病史的,及时安排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干预,期间还会对隔离人员所在房间的楼层、房间危险物品、窗口、以及每日送入房间的物品等进行检查。为防止突发性疾病,我们还与多个医院保持沟通顺畅,确保多样化治疗需求的满足。期间遇到一对需要优质、稳定网络环境参加哈佛入学面试的母女,我们也尽可能的协调,甚至专设5G网络,满足特定需求。

2.转运管理强化流程环节把控

在人员转运、解除隔离等关键环节,医疗专班需要到场进行指导,帮助隔离点医生熟悉转运流程,检查转运环节是否符合医疗安全标准以及应对转运时的突发事件。2020年12月份我当班时,隔离点行李消毒装车完毕后,突然有被隔离者因误会同飞机人员有相关疑似症状,对隔离转运工作产生质疑并鼓动同车16人一起拒绝转运,现场一度十分僵持。当时所有转运车辆、人员都已到位,隔离人员暴露在空气里的时间里越长,感染和传播的机率越大。我当机立断,立刻中止转运工作,一边核实最新情况,一边将隔离人员送回房间进行安抚和确认,2天后,确定并没有核酸异常和密接人员出现后再次进行转运。还有一次,一位入境不到5小时的市级中转隔离人员,需要紧急送至医院进行换肝手术,我们第一时间联系机场紧急调取机场核酸结果,得到阴性答复以后,联系对接医院安排120进行紧急转运。类似情况还有很多,我们保持高度警觉的同时也以人为本。

3.高风险岗位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筛查工作

上海规定对工作中接触病例、境外人员、进口冷冻冷藏物品等可能存在新冠病毒暴露风险的重点人群进行周期检测,而医疗专班则需要及时掌握相关人员检测结果,保证无一遗漏。2020年12月份疫苗接种工作开始后,核酸检查结果抗体阳性的结果不断增加。我们秉承严肃、严谨的态度,凡出现必复检,坚决将风险排除在外。虽然也有入境人员不理解进行投诉,但我们都会进行政策解释,牢牢守好检测关。

4.入境人员居家申请信息初筛、汇总、下发

对松江区实施的“7+7”“1+13”居家隔离政策,医疗专班坚持原则,对申请人员的疾病证明、年龄和申请理由进行审核,严格按规定办事。对审核未通过有不满情绪的隔离人员,及时做相关解释工作。其中一位短期内有多次出入境记录的隔离人员,认为第一次申请居家通过,后面不通过是工作人员有意刁难。对此,我们也给予多次耐心解释,帮助其梳理相关政策,最大限度的确保入境人员的安全隔离。

5.疾控疑似、确诊、密接等病例的快速排查和大数据排查

专班工作人员需要在接收到疑似或确诊病例信息之后的第一时间对疾控下发数据进行反馈。尤其在境外疫情高发阶段,11月和12月变异病毒出现前后,经常需要在夜里航班落地的同时紧急排查。一旦明确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名单,医疗专班需要迅速作出反应,安排一系列政策告知、转运、医学隔离事宜。同时,医疗专班还需要及时排查市级下发和国家联防联控下发的排查数据。时间急,任务重,哪怕是凌晨也要在规定的半小时内完成反应,彻夜守在办公室中,对我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1月20日凌晨3点通知紧急排查黄浦区中福大厦,凌晨3点下发,我们在睡梦中被组长紧急召集,数据接收,整理下发,反馈上传,和时间赛跑,和疫情赛跑。


03.jpg



二、个人感悟

1.坚守和成长

在医疗专班工作至今,感触良多。刚接手这块工作的时候,看着手机、电脑上每日接收到的超量信息,让我整个人非常焦虑、烦躁不安。一时间工作逻辑梳理不开,无从下手。去年11月份到年底一段时间回国人数猛增,经常有预期以外的状况出现,手机24小时待机,加上市级排查数据需要整夜等待,让我整个人的身体状态变得非常差。脸上发水泡,全身急性荨麻疹,但是专班每个人的工作领域是确定好的,没有人替换。除了吃药坚持,别无选择,只能咬牙坚持。

我根据自己每天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做了一个流程图,自己跟着流程图一个个完成,这个流程图在后来与隔离点工作对接的时候也派上了用场。前期的艰辛和努力在后期得到了很好的沉淀,让我从另一个领域和另一个视角对自己的各个方面能力进行了提升与完善。

医疗专班这一系列工作我从陌生到熟悉,一年不到的时间,高强度的数据处理,全天候待机工作状态,已经先后用坏了两台笔记本电脑,好在有学校大力支持,为我及时解决困难配备电脑,才得以让我的医疗专班工作稳步进行。

开始我对于24小时待机工作状态是很不能接受和理解的,眼泪了一波接一波,现在我却也真切的感受到了这次医疗专班的经历带给我的成长。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和多位同事的关心照顾,让我拥有了在医疗专班专心工作的底气;感谢医疗专班的所有小伙伴,无论是我们组长还是组里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大家都在认真完成工作的同时,尽心帮助其他人。大家把疫情防控看作自己的一个使命、一种不求回报的责任去践行,大家默默无闻的坚守与奉献也让我读出了家国大义和爱国情怀。

2.奉献与担当

在医疗专班的第二个感触是责任大于压力,我们需要学会担当与奉献。每当我接到疑似名单时都会变成十分担心。担心一旦松江区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那么又将是一次大规模的排查工作。这种感觉不是高考那种不明未来的压力,也不是即将择业面试的忐忑,而是一种守护的责任。名单上的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一群人的生命安全。我非常担心自己弄错了数字,害怕自己看错序号,害怕自己漏掉了某一个证件号码。每一个数据都可能是一个疑似或者阳性的旅客。他可能因此得不到及时的医疗救助,也可能会随着疑似人员活动轨迹扩大,出现成倍数量的感染风险。量表里的每一个数字都会是一个受到威胁的生命个体,这是我坚守的责任。

今年大年三十我也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当天的办公室比平时安静许多,但接收到的数据量一点都没变少。晚上一边登记着入境航班和隔离人员信息,一边跟老爸老妈视频,还没来得及撒撒娇,就被一个个发出来的信息表打断。一天夜里等航班之余,随手翻看2020年自己所发的朋友圈,一共3条,其中2条是疫情志愿者工作带给我的时光记录。2020年被我戏称为自己的志愿年。上半年听从教育局安排下沉社区、支援联庄小学、快乐幼儿园,在红红火火的志愿抗疫过程中,一起奋斗的老师教我良多,下半年参加区防控办医疗专班,奋战至今。圆满了我的2020!

 04.jpg

这些经历让我慢慢理解到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意义。在松江区所有隔离点的医务人员中,90后、00后的比例非常高,许多隔离点位的负责医生都是90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一代用肩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了青春激昂的风采”。“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时值十四五开局之年,内外压力艰巨,作为青年一代,我们的本领还不够坚实,但我们应该有风险意识,学会不断充实自我、提升自我,从自己的岗位出发,勇担重任,在需要我们的时刻完成关键的一越,向大家展示年轻的力量。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