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开大为市民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发布时间:2013-06-09浏览次数:7文章来源:上海松江开放大学


“学分银行”:终身教育大平台

——松江开大为市民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社区学校的学习生活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的晚年生活充满了阳光。”家住永丰街道的潘星静老人是区学习型先进个人,在采访中她向记者求证:是否可以把社区学校的学习成果转换成大学的学分,积累到一定学分后兑换成大学文凭。记者获悉,符合一定条件后完全可以。
   去年底,一家特殊的银行——“学分银行”在松江开放大学“开张营业”了。这是去年7月市委领导为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揭牌后,全国首批开设的区县“学分银行”。“学分银行”无需存钱,存的是市民们的学习成果,只要凭本人身份证,就可以去“学分银行”里办理开户。市民们通过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的学习获得的学习成果,经统一标准认定以后,均可以转换成学分存在“银行”账户里,终身有效。
   如市总工会、上海开放大学联合发起的初级工商管理(EBA)培训,培训内容有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你如果通过相应的考试,就能拿到由市总工会颁发的初级工商管理证书。而当你报读开放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历教育时,该证书可以直接抵扣三门课程12个学分。同样,参加学历教育的学生也可以凭借学分兑换“初级工商管理(EBA)证书”。
   上海日立电线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课长夏光茂是“学分银行”制的直接受益者。由于他已经获得了技师证书,按照相关政策,报读松江开大机电一体化专业时免修12个学分,减少了四门课程的学习和考试任务,同时还可以免交1400多元的学费。“这既能减轻经济负担,也能集中精力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夏光茂还参加了电工高级技师的培训和UG培训,所有学习成果也将一并存入他的学分银行账户。“学分银行”的零存整取、零存零取和通存通兑功能,将实现学历教育、社区教育和职业培训之间学习成果的相互转化、积累和认证。这种新型的成人学习机制既实现了各类教育的衔接,又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让学习者终身受益。
   作为我区成人教育第一品牌,松江开大实行“学分银行”后,标志着我区的成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开放大学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学分银行”搭建起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社区教育的“立交桥”,成为终身教育的大平台。原有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办学模式,将转变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社区教育“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致力于提升市民文化素质,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丰富社区居民的学习和生活。
   随着“学分银行”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至去年底,开放大学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25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了开放大学与普通高校之间学分的统一认定和自由兑换;1658门次的社区教育市民文化休闲课程、324个职业培训证书转换成学历教育学分的认定标准也已经完成,“学分银行”学分转换课程总数达到7248门次。
   “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学分银行”制连接起各级各类教育的门户,打通了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围墙,将松江开大的外延再次扩大,助推其成为地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阵地。

【2013年6月7日】【松江报】【松江区政府网站】(头版头条)松江开大为市民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