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在这样一个场合、这样一个喜庆的氛围内,做这样的一个交流。我作为学校的兼职教授,想与大家做一次集体的谈心。前段时间,网络上有这样一段语言,我把他珍藏起来。这段话说的是交流:山与山的交流,靠的是云;树与树的交流,靠的是风;人跟人的交流,靠的是心。我要在这里,与大家做一个心的交流。?xml:namespace>
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意味着什么?固然值得我们骄傲,全国一共才50所。而像松江这样的城市,全国有上千个。50所,意味着我们在电大事业方面取得了一个很大的进步。我想它至少说明,我们在过去的努力、过去的勤勉、过去的奋斗,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社会的承认。同时,我想,面向未来,我们会感受到更多的、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今天的松江,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飞跃。松江的财政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200亿,总共是209亿5千8百万,地方直接的收入是67个亿,加上市返还的28个亿,我们有95个亿的可支配财力。而我7年前到松江的时候,2002年底,40亿总收入,21亿可支配财力。松江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我们为之欣喜。确实,我们付出的努力得到了非常好的回报,松江甚至上演了经济发展的神话。
松江的人口,至今有55万户籍人口,93万外来人口,共148万。所以今天的松江,就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服务对象的目前状况而言,任务非常的艰巨。在2003年政府工作实践调查研究中,我归纳出松江发展的五个制约瓶颈,今天依然存在。第一就是松江的管理者素质,劳动者素质,跟不上松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规律,是环境条件允许时,可以在某一个地区出现跨越式的发展,有一个激增。但人的素质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于松江脱胎于农业社会,我们很多管理者,本来就是管农业,管农民,管农村的,如今因为管理对象的变化,身份发生变化,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能力达到了现在管理者岗位的要求。因此,松江的管理者素质,劳动者素质,跟不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是一个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存在基本问题。而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很可能会制约地区的发展。这些年,松江工业化和城市化创造了大量的制造业、服务业的就业机会,农业劳动结构转型成为工业化、城市化的劳动结构,很多人员进入了制造业或服务业。但是随着产业的提升,我们很多劳动力又不得不退出来。因为,他们的素质不能上去。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加快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的进程,而电大就是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和载体,也是我们最重要的提升当地劳动者、管理者素质的主阵地。政府的重视不只是重视一所学校,而更重视这个地区在发展时候,怎样使人力资源跟得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资源瓶颈。第二个瓶颈,是松江的城市管理跟不上城市建设。第三,是松江的社会事业跟不上经济发展。第四,政府服务能力跟不上企业、市民、社会对政府的需要。第五,是政府的执行跟不上政府的决策。政府现在威信不高,主要原因不是缺少想法,而是缺少落实。言行不一导致政府威信下降。这些情况要改变就需要造就一大批现代的管理者和劳动者,同时对我们现有的管理者、劳动者进行改造提升,这就需要我们加大这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像电大这样的成人教育,以此来广泛地、基础性地支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我想这就是我这些年重视电大、支持电大所有行为背后的所思、所想。因此,在获得这样一个荣誉之后,我希望我们电大的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员工,大家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这个“示范性”称号确实具有示范性,能够在社会效应方面,更多地直接支持松江地区从一个人口大区成为人力资源的大区,支持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2010年马上就要到了。2009年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保增长、调结构、保民生、迎世博”。2010年我们的基本工作思路是“调结构、促发展、保民生、办世博”。2010年我们要在“调结构”上要花更大的力气,也就意味着对劳动者素质、管理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大面对未来,责任更加重大。我们要不辱使命,就必须更加努力,并且要采取切实的措施。
我非常高兴我们松江电大的学员当中,已经有接近一半是来自于外来人员。现在上海正在采取措施,千方百计为人才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面对举国上下“居不易”的问题,上海市已决定加大力度解决住房保障问题。温总理一个月前到松江考察,直接考察了我们松江的泗泾大型社区,看了以后赞不绝口,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唯一的一次脱稿的讲话,就是讲松江泗泾的大型社区。韩正市长也多次在市里大会上提及此事,希望松江在这方面能够继续保持领先。因此松江最近决定再拿出9平方公里土地提供给市里做60万平方米的大型保障性用房基地。这意味着什么?我们给市里每一亩地的土地出让价是65万,通过市场方式做房产的话每一亩是760万,这就意味着松江政府向上海市,向上海的老百姓捐赠了100亿。这就是我们的大局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居不易”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就一定会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接下来我们住房保障体系重点建设四个类型。第一是经济适用房,主要针对的是贫困家庭,和年轻的、目前暂时没有能力买房的人。第二,是重大工程商品配套房。我们每一步建设的同时,也要让老百姓改善生活品质。第三,就是单位租赁房和公共租赁房。第四,是廉租房,面对困难群体。我们通过这个住房保障体系,要使整个社会的公共服务,再上一个新的水平。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还会面对太多的困难、问题和诉求。作为松江政府的主要领导人,一方面我感到忧心忡忡,一方面又确实希望有更多的人,将来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素质,具备更好的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去承担起政府的责任,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也希望社会各方面,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建设一个有148万人口的,松江人民的美好家园。我想这就是我们电大在获得这样荣誉以后,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