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平校长在松江电大教师队伍建设会议上的讲话?xml:namespace>
(2007年9月14日,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各位老师:
刚才听了两位老师代表受表彰老师的发言,每次听完后我都看到大家由衷的鼓掌,会心的微笑,发自心底。我也为两位老师的发言深深打动。两位老师的发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朴实无华,实实在在。先讲小娄,她把自己取得成绩归纳成三心,做好育人工作要有一颗爱心,搞好教学要专心,做好服务要细心,最后最精彩的是她把三颗心归结为一颗心——三心归一为责任心,讲到点子上了。我们常常感叹,一个人如果对他的事业和工作真正的热爱,把自己的精力和感情倾注上去了,他能够取得令人惊叹的、意想不到的成绩;相反,如果一个人他的客观条件再好,但是没有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到事业中去,没有真正爱这个事业,最后还是不会取得很大的成绩。爱好体育的同志可能都知道,前几年中国男子足球队的主教练米卢——他是唯一把中国队带入世界杯的教练——他有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讲的有点绝对,但是绝对有道理。刚才娄老师的发言讲的很好,三颗心归结为责任心。归纳的好,像徐校长讲的,主要是她做的好,有责任心。做的好,才会有一个好的总结。这是小娄给我的感受。
?xml:namespace>
各位老师,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对一年来在教师队伍中涌现的先进人物进行表彰,对这项工作作一个总结。去年开这个会是在
这两年学校重视内涵建设,走内涵发展道路,也特别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这方面,我们建立了很多机制,我想至少有四个机制建立起来了:一是引导机制,引导教师向专业、职业、事业方向努力,进行教学评比,进行论文评比,对教师进行各种奖励表彰,都是引导;二是管理机制,我们建立了一整套的从日常常规教学到教学方方面面深化改革的规章制度;三是进修培训机制,学校对进修大力倡导支持,鼓励老师在业余时间进修,同时也推出了很多奖励的制度;四是激励机制,考核,奖惩,这些又是一整套相对完善的措施。教师也非常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水平,因此这两年教师队伍建设初见成效。无论从教师专业思想,职业精神,教学能力的提高,职称的提高等等,都取得了成绩。
讲到教师对学校发展的贡献,有两组数据,一组数据说明专职教师为学校作出的贡献:学校学生的规模从3000多人到6000多人,专职教师队伍规模基本没有扩大。到现在为止,学校全体教职员工60人,而专职教师是27位,担任教学管理双肩挑的老师9位,9位如果打一个对折,专职教师也就是30位左右。30位左右的教师,今年学生发展到6858人,将近7000人,这样的规模还是这些专职教师在担任,课程达到198门,30名左右的专职教师承担了132门,其余70名外聘教师承担了67门。教师数量是外聘教师数量的一半,承担的课程是外聘教师的一倍,工作量比前几年大很多。现在可以这样讲,电大的教师是很辛苦的。教师普遍感到比较累,累的还是心情舒畅,累的值得。开学到今天是第二个星期,很多老师喉咙都哑了,工会买了金嗓子喉宝很及时。
第二组数据是有关辅导员的。这两年辅导员为学校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越来越大。辅导员工作在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提高。这里特别要提到专职辅导员,象
今天表彰的是专职教师,辅导员,教师队伍建设涵盖的还有管理人员队伍、干部队伍,他们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同样巨大的贡献。管理人员同样很辛苦,今年招生形式很好,招生的同志很辛苦,有时候去一站式服务中心,招生的同志被围的水泄不通,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从过去的3000多学生到6000多学生,管理人员也没有增加,工作量增加了1倍以上。本学期开始部门人员进行了调整,两位年轻的同志去了教务科。高梅老师深有体会,她说忙的要死,怎么这么忙的,从早到晚一直在忙。其实她的这个岗位上的前任、以及其他岗位上的老师,大家都一样,都很辛苦。干部队伍的建设不再举例,这支干部队伍是一支作风正、素质好、事业心强、又善于学习提高的队伍。所有这四支队伍和大家的发奋努力,才有了学校的发展,事业的发展,学校声誉在一个地区越来越得到肯定,在市电大系统越来越得到肯定。全体教师为松江电大的发展,也为松江的成人教育事业和松江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作出了贡献。在这里,作为校长,我代表班子也代表干部,向全体教师鞠一躬!
今天的会议我不想讲的大而全,谈四个问题,与大家交流。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科研的问题。
今天对10位老师在论文评比中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表彰。教师的科研,特别是电大老师的科研太重要了,这是电大教师和普教教师标志性的不同。作为一所高校的教师,和普通教育的教师标志性的不同是学术和科研。当然普通教育也有,但是要求完全不一样。作为松江地区唯一的一所自办的高等学校,我们提出的目标是把我们的学校建设成为松江成人教育的主阵地,把教师建设成为松江成人教育的主力军。那么,在教科研方面,我们应该成为一个学术高地。从这点上来要求,我们的教科研从现状来讲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一个不足是科研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的空间还很大。从这次和前几次的情况看,无论在基础的写作方面,还是在专题的研究方面都有差距。这次的10篇文章我认为和去年相比,在专业性方面有进步,能取得这样的进步不容易,但是还是不够。总体的质量水平不理想,所以大家注意到这次一等奖是空缺的,这就为后面大家的努力发展留了一个空间。
第二个不足是学术科研的态度,老师对科研工作的认识还没有提高到应有的高度。这次在进行论文评比的时候,发现一些老师在文章中参考了外面的文章,今天在这里不客气的提出来,这样的学术态度不可取。我们把这些文章最后都剔除在评选范围之外,这是为了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什么原因?对科研重要性没有认识到位。但是,我们好多老师在从事科研论文写作中体现出了可贵可敬的表现。比如
松江电大有一个比较好的学术研究的传统。我们看到一些已经退休的老师,他们尽管退休了,还在家里孜孜不倦的进行学术研究。每次退休教师座谈会上,他们的精神感动人,好多老师退休后精神境界非常高,活的很充实,他们继续进行学术研究。我刚来的时候
我们的科研水平尽管有差距,但是在进步。今年有四篇文章发表在全国核心期刊上,三篇是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职称问题。
这两年这项工作进步很大。04年刚到这里,我一看职称,吓了一跳,绝大部分教师都是助教,不要说高级,中级都很少。学校当时下决心,作为一项实事工程来推进。既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同时也是实实在在地为老师做一件好事。这两年
这方面我提几点要求:一是要有准备。老师们有的可能觉得时间还没到,时间没到,先要准备起来,不要临时抱佛脚,临时抱佛脚,会打败仗的。等时间到了,参加申报,某一个条件没达到,就很可惜。二是要下决心,要敢于向更高的目标进取。这就是我刚才讲的,助教尽快成为讲师,讲师尽快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面授课。
在座的老教师更有经验。从我个人来讲,我感觉到授课真的是一门艺术。一堂好的课就象是一篇精美的文章,起承转合,环环相扣,学生陶醉在里面,被老师讲课的脉络所带动,心潮起伏,最后达到高潮,一堂课下来,学生把课的重点掌握了,难点搞清楚了,不仅这样,而且感到心情舒畅,得到了一次精神上的享受,享受了一次精神大餐。这是一堂好课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好多有经验的老教师肯定有这样的体会。上出了这样一堂课自己也特别开心。
我们的专职教师,说实在的,有优势有不足。优势是专业性强,专业的教学并不是随便从普教找一个教师就能上的。去年在评论文的时候我就谈过这个体会,自己觉得看看文章应该没问题,但是一读我们老师的论文后,我觉得好象风马牛不相及,隔行如隔山,太专业了,很多管理的包括财会的,老师写的很精深,可能懂这个专业的会说好文章。专业性强是我们的一个优势。但是也有劣势,我们的专业教师大多是从现在所教的专业学校毕业的,不是从师范毕业的,在教学法学习上少了这堂课。同时我们一上来从事的就是成人教育,相对与中小学生来说授课艺术不是很讲究,客观上要求不是很高,面授课艺术的探索比较少,起点较底。意识到这点,后天要更加努力,事实上这两年很多老师也在抓质量,刚才小娄的发言就反映了这点。我们应该意识到面授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质量,影响到学生的合格率,面授课的质量同时也是影响学生出勤率的重要因素。我发现这点老师们都很好,包括管理同志这点很好,都找自己的原因。学生出勤率比较低,我作为一个辅导员没有抓住学生,有关管理人员也找自己的原因,我们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做好,没有把学生的心拉过来。但是作为教师,面授课是否精彩对学生出勤率影响很大,所以这里提出来学校在规模上去以后,按照十二字工作目标,我们把事业做精,做精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提高面授课的质量。这个学期我们还有一个教学评比,我希望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学评比中来,通过教学评比,提高面授课的质量。
第四个问题是关于学习进修。
这两年,很多专职教师很努力。会前我查了一下情况,这两年3位教师完成了硕士研究生的学历,有8位教师正在进修硕士课程,如果加上本身就是硕士的老师,硕士学历大约占专职教师的一半。应该讲很多教师还是重视专门进修,看来还有另外一半教师也要重视进修。学校非常鼓励进修,专门有这方面奖励的制度,在学校同意和专业对口的情况下完成研究生学历后,学校支付2/3的学费,鼓励更多的教师进一步进修。
另外一个是日常的学习,对每个老师都很重要。有一次会议我讲到,如果一个人活着除了应付眼前的工作,其他的就是吃饭睡觉,没有更多的精神活动充实到生活中去,不继续学习的话,人会变俗。但是事实上我们有困难,因为我们绝大部分老师学校工作量很大,负担很重,再要抽出时间来进修学习,比较困难,但是事业赋予我们必须要学习要提高的责任,难度大还要抽出精力,再辛苦点。我想起马来西亚有一句谚语,很简单,我一直记得,它是这样说的:“你双脚站立的地方正是你要撑起天空的地方。”这句话有点拗口,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每个人站的地方都有一片地,都有一片天,再困难也要脚踏实地,同时也要把自己该承担的东西承担起来,那么进修学习再困难也要承担起来。在座的老师都是从事终身教育的,自己先要树立一个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来自什么?既来自创造性的工作,也来自广泛的阅读,深入的思考。只有不断的学习提高,才会保持人格魅力,才会在讲台上有底气,有新东西。我非
昨天开会的时候,了解到有一位学生很典型,他就读于06秋工商管理本科,名字叫夏坚强,现在在工业区的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他03年读了我们学校工商管理的专科,04年同时读了我们学校会计的专科,06年工商管理专科毕业以后报读了工商管理的本科,当时他的辅导员
我曾经从事过普教,我们有一个体会:电大教育是幸福的。为什么?普教的老师有一种深层次的痛苦,他们努力投身事业,尽可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让更多的学生考取大学,这是他们的成就与使命。但是很多老师都苦于自己在做应试教育,一方面他做的工作理所当然是为了学生,但是另外一个方面灌输给学生那么多东西,死记硬背,搞的很深,但是很多东西,教育学生的东西、让学生参与社会的、家务的、相互之间交流的、包括吸收其他的学习营养的东西等等,都没有,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与素质教育相对的应试教育,一旦考取大学教的那么多东西都扔掉了。想到这些,从事普教的很多老师在内心深处有一种痛苦。我们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是学生真正的要,我们现在教的东西和学生的工作生活、今后的发展密切相关。我们想到这个应该有一种幸福感,我们是快乐的教师。
在结束交流的时候,我回顾去年会上举到一个例子,讲20年代在浙江宁波附近的春晖中学,一所小小的乡村中学驰名中国,与南开大学并列,“北南开,南春晖”,原因就是有一群享誉国内的名教师、大学问家。今天还是用这个例子,希望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出现更多的好教师名教师。整个教师队伍的水准都提高起来,这样电大才是真正的发展起来。仅有一个规模,仅仅把学校治理的很有序,大家乐于工作,这还不够。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这才是松江电大灿烂的明天。
好,有机会再和大家交流。谢谢大家!(字数8085个)